800天合作耕耘,“600秒”开花结果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9日 来源:苏治芳
   2020年1月9日上午,跨区成果推广应用研究课题暨普陀区2017年度教育科研一般课题《三年级随堂练笔600秒设计的应用研究》现场结题展示和评审会在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隆重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普陀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王茂江,黄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陈玉华,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马骏,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术委员会原主任潘国青,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写作学会原副会长徐鹄,以及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和兄弟学校的校园长、科研主任等。
   
   该课题通过两区三校(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普陀区宜川附校、光新学校)历经两年的合作,探索了跨区合作研究的机制和策略,形成了跨区成果应用转化的经验和成果。藉由结题评审活动,分享和探讨了学校在跨区教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研究中的机制和路径。
   
   会议分为研究课展示、结题报告、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四部分。

   研究课展示
   
  《作文基础训练课:肖像描写》:课堂教学包括五个主要环节,分别为导语、回顾片段、例文解读、随堂练笔和交流评价。通过重读课文中学过的肖像描写片段,归纳出肖像描写要写什么。接着通过例文解读,提出肖像描写的三项要求,即抓住主要特征、分出不同层次、选择恰当词语。快速构思后,参考词语宝典,当堂练笔,交流讲评。通过这堂课教学,让学生感悟到肖像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特点大有帮助,因此练好这项基本功,至关重要。
  《作文基础训练课:吹泡泡》:本堂课包括五个主要环节,分别为游戏导入、体验观察、说话练习、当堂练笔和交流评价。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用一连串的动词说清了吹泡泡的过程,复习了连动句;用上了“有的……有的……”说出了泡泡的不同之处,巩固了并列句;还学会用比喻句形容泡泡的样子,玩中学、做中学,学得颇有成效。


  
    结题报告
   本课题的主持人,宜川附校的苏治芳老师代表课题组作了结题报告。报告从“项目研究的背景”“合作研究的机制与过程”“成果应用的成效与结论”“后续的思考与研究任务”四个方面展开,回顾了从项目筹备、启动、签约、开题、中期一直到结题的研究与实践历程。
   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在成果应用研究中,课题组老师从完全应用到模仿设计、从成果改造到校本优化的探索路径和取得的成果,尤其是将“随堂练笔600秒”整合到学校原有的“一页纸导学”设计中,丰富和充实了“随堂练笔600秒”设计资源,并形成了随堂练笔教学的新课型——作文基础训练课,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效。同时,报告还真实地记述了开展成果应用型课题研究中所形成的三条经验,即: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专家引领,让研究可持续发展;教研训一体化。

   专家点评
   作为成果引入的牵头人和区级课题管理部门主管,马骏老师分别对黄浦区教育学院提供成果应用学习的机会,对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的支持和保障机制,对教科院在成果应用研究方面的指导定位,表示由衷地感谢,希望这项首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成果推广应用研究能成为一个样本,促成普陀区更多学校、更多老师参与进来,使得成果推广应用的研究产生“滚雪球”式发展的效应。
   陈玉华老师指出这个项目是有成效的、有贡献的、有期待的。从两堂研究课的师生表现中,可以看到“随堂练笔600秒”确实是满足教师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的问题的项目,学生在课上提笔就写、思路连贯,彰显了研究的成效。课题组形成了一些非常好用的成果推广的做法,解决了时空的限制,对后续的类似项目研究有贡献。作为成果推广和应用的双方在研究中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彼此学习与成就,课题组能创造性地应用成果,并形成了满足学校需求、具有教师特色的读写训练体系,并将在统编教材铺开的背景下展开持续研究,这是可期待的。
   潘国青老师认为这项课题是基于两区三校的合作,跨区成果推广应用研究不仅在普陀区是首次,在全市范围内也是首创。潘老师简要回顾了成果推广应用研究的发展轨迹,并指出这类研究正逐步受到重视,体现了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提高教育生产力的初心。黄浦区推广的“随堂练笔600秒”成果本身是先进的、科学的,有推广的价值。应用方学校没有简单地复制应用,而是结合需要进行适用性改造,并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新课型,可见研究扎实富有成效。在成果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关注和强化了专家指导的作用,成果推广离不开专业的引领。
    
   领导讲话
   王茂江副院长指出跨区科研成果转化研究是普陀区教育学院近年来着力推进的一项探索,建议区内学校要抓住机遇、多方参与、共同努力。宜川附校在科研上有基础、有传统、有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要关注内核的研究、转化与创新,建议学校课题组在“一页纸导学”与“随堂练笔600秒”的理念、机制上再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总结。
    
   学校回应
   最后,学校科研分管领导王浩军校长做出回应:首先感谢贺春秋老师将“随堂练笔600秒”这颗种子带到宜川附校,这个成果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不开两区科研室的一路指导和关心。感谢课题组团队在学校的科研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下不断实践和研究,今天的汇报体现了“出成效”“出成果”“出人才”的“三出”初衷。感谢课题指导专家徐鹄老师,在两年多800余天的悉心指导和高位引领。王校长还提炼了教育成果的技术路线:模仿——理解——应用——综合,正是合作双方是志同道合的团队,才能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重复的问题做出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