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初心 砥砺奋发前行
陈袁袁老师,初中英语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初中英语教研组副组长。从事教育20载,她始终坚信:教育是责任和爱的事业。在教学上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老师最大的魅力源自于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奉献。
教研学习,完善提升
教育是个不断变化的领域,面对“教研双减”新的研究,陈袁袁老师一直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不断跟进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她经常参加教研培训、网络学习课题研究、阅读相关的书籍和研究论文,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同时,关注学科教学的最新方法和工具,学习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们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陈袁袁老师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增长。她勤于反思,完善自我,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中不断完善自我。她积极承担组内各类教学实践与比赛的展示,且屡获殊荣,连续多年获得校内“园丁杯”教学评优比赛二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得校内一、二等奖。多年所带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肯定。
德育教育,用心用情
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陈老师一直用爱心去感动学生的心灵。2021年,陈老师担任九3班的班主任工作,在离中考还有3个月多月的时间,又逢上海最严格的疫情封控,封控期间班级部分同学心理问题升级,家庭亲子矛盾升级,班级小林同学身上的问题尤其突出。陈老师通过电话了解到孩子父母因疫情双双失业,加上孩子网课的时候不认真,经常玩手机不做功课,对于父母的管教置若罔闻,孩子和父母水火不容。陈老师通过微信、短信、视频等方式不断协调孩子和家长的矛盾,安抚、调节、沟通、再沟通。为了监督孩子作业,4月下旬开始到中考结束,她专门给小林同学开展网上自习室,每周晚上19:30到21;30让他开视频完成作业。平时也利用一切空隙时间给这个孩子补差补缺,终于,她用爱心用真情换来了小林的真心。最后一个月里,小林同学终于意识到老师的苦心,埋头苦读,发奋努力追赶。最终小林同学顺利地进入了区重点学校,家长和孩子感激不尽。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因为她一直坚信: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拯救一个孩子就能挽救一个家庭。她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关爱,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关心关爱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她认认真真带班,利用一切教育契机做好班级教育工作。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建班育人的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心关爱学生。她自身获校园“育德杯”班主任比赛一、二等奖。所带班级荣获普陀区“红领巾奖章”集体二星章。她乐于分享自身的带班经验,在全校层面分享了《班级“十二项”修炼中的“小妙招”》、在班主任层面分享了《小组合作模式下班风、学风的建设》、《回声嘹亮——依托校园“班班唱”比赛增强班级凝聚力》等,在校内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陈老师也荣获了2023年学校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
级组引领,众行致远
作为年级组长,陈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像一个大家长一样协助好年级里面的老师们开展各种教学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年级组里有许多年轻教师初当班主任,有一颗热心却缺少经验。陈老师耐心细心地手把手教他们处理教育中的问题,不厌其烦的把自己从教以来的很多班主任经验、家校沟通的案例手口相传。在他们困顿和迷茫的时候,陈老师帮助他们一起解决,总结经验、提炼方法,深受老师们的信服。年级里有刚从外地到上海来任教的教师,虽然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初来乍到,不免在很多方面有不习惯和不理解。陈老师也以过来人的经验安慰、帮助他们,给他们自信,让他们感到年级组大家庭的温暖,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以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教育教学中。陈老师在年级组中一直以“团结、互助、奋进、执着”的理念引领大家在宜川附校努力工作、快乐教学。不负所望,陈老师所在的年级组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陈老师一直以争做“学高、身正、奋进、奉献”宜川附校人为目标,践行教育初心使命。她也将再接再厉,继续向“老师更会教、学生更愿学、教学更有效”的道路砥砺前行。